六枝特區呈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科技創新引領水產養殖轉型升級
2024-06-19
作者:
瀏覽量:
為進一步促進水產養殖技術的提高,六枝特區呈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公司水產養殖基地對原有的場地進行改造,實施高密度水產養殖,調整養殖模式及擴大產業規模。
圖為公司蝦塘改魚塘改造工程
今年下半年以來,根據對六枝本地及周邊農產品批發市場水產品供需關系調研掌握了解的情況,六枝特區呈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決意在水產養殖規模和養殖技術上全面提升。為此,公司董事長曹城祥組織技術人員到廣東等水產養殖大省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到工廠化的高密度的水產養殖技術成為當前養殖技術的熱點,是當今水產養殖業發展的趨勢。高密度養殖技術通過采用合理的措施,有效實現對養殖過程中水溫、水質、溶氧、光照、投放飼料、殺菌、消毒、廢水處理等因素的進行合理控制,從而保證所飼養的水產品在最佳的環境中生長,從而保證水產品在全年均衡上市,對于生物資源的再生利用,對環境環境保護,節約水資源、土地資源有重要的意義。在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后,公司當即決定對水產養殖基地原有的場地進行改造,實施水桶養殖模式的高密度水產養殖。養殖基地改造現場負責人穆田均介紹,水桶養殖作為近年來新興養殖技術,不需要開挖大面積的池塘,可以有效利用小面積的土地,利用鋼管制成水桶框架,里面再鋪設帆布做成大水桶,水桶底部鋪設管路形成循環水,管理操作簡單,建成后,可養殖淡水魚、對蝦,大閘蟹等,且不受季節性影響,將極大的豐富六枝特區人民的餐桌食物,還可遠銷其他市縣,經濟效益十分喜人。六枝呈祥公司此次預計將160畝蝦塘改造為水桶養殖基地,第一期33個養殖桶已安裝完畢,計劃共安裝200個養殖桶左右,每個養殖桶年產成品魚約1.4萬斤。加上外圍原有的160畝養殖池,可達到年養殖成品魚400萬斤左右,年產值5000萬元左右的水產養殖規模。同時,與公司蔬菜基地實現生態循環種養殖,將公司蔬菜種植基地品相較差的蔬菜作為魚類養殖輔料,實現了無公害綠色生態養殖,在降低養殖成本的同時,大大提升了經濟效益。改造完畢后,公司水產基地內不僅僅有小龍蝦、魚類,還養殖有對蝦、大閘蟹等水產品。從過去的時令食材到現在隨時可以烹調食用,大大豐富了周邊老百姓的餐桌。六枝特區呈祥公司水產養殖基地實行高密度養殖技術改造,基地全部投入使用以后,可就近吸納附近村寨人口到基地就業,對有意愿參與進來的人員可以資金、技術入股,每年以固定分紅的模式進行分紅,加上基地務工收入,可大大提高當地村民年收入。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帶動周邊村寨進行種養殖,依托公司現有平臺幫助其銷售,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奉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